从工作到生活,其实没什么不同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7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首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在我们飞速进步的祖国,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关于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差异是巨大的。差异大到很多时候根本没法聊。

面对这样的时代潮流,怎样看待工作,成为每位当代年轻人无法躲避的功课,并且这门功课,没有标准答案。

因此,我只能谈谈我个人的工作观。一家之言,并不适用所有人,仅供参考。

从工作到生活,其实没什么不同 第1张

但这样的大方向仍不够具体,无法准确回答——你最喜欢的工作是什么?最适合的工作是什么?哪种工作是你觉得可以干很多年的?

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以上三个问题,我都没法回答。

因此,我只有一条选择,那就是先去选择与专业方向和个人兴趣靠近的工作。在毕业之初,很明显是资方市场,因为还是菜鸟的我并不具备谈判的筹码。好在,我是个兴趣很广的人,新鲜感足以抵消掉待遇的微薄。这便是我的职场起步。

但第一份工作仅仅干了大半年,我就选择离职。不过此时已经发生变化,因为在第一份工作的经历里,我又学习和接触到更多新颖的相关领域,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的领域,这让我有了跨行业跳槽的基础。

同样的情形,在我毕业后的前四年里接连发生,由于个人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不可抵挡的客观因素,毕业四年,我经历了三座城市,正式入职过五家公司,如果算上不满一个月的实习期,那么这个数字则是七家,跨越四种截然不同的行业……但两年前至今,我便再没换过工作。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样本,在毕业前三年,尽管每一份工作都是我当时阶段自己主动选择的最心仪的结果,但仍是阶段性的,我喜欢每一份工作,但每一份又都不是我心目中那份足以热爱到为之奉献十年以上精力的工作,所以我要做的,就是享受每一份工作,它会让我有新的成长,会让我来到下一阶段……总的来说,频繁地跳槽乃至跨行,本质上都是在试错和探路。

既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工作,但又对许多领域充满好奇,那么我就只能张开怀抱,在这些一个个相对喜欢的领域里去感受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终究那条最合适的路会浮现出来。

试错和探路,不是盲选,而是从相对喜欢的诸多方向里备选。离职和跳槽,也不是一时兴起就辞职,我的跳槽标准是,当我已经完全胜任这份岗位,并且基于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判断后,确定不是以后喜欢的路,以及当前情况下我已经学不到新知识和新收获的时候,我会选择离职。

所以,我觉得经历过那么多家公司,并不是一种浪费,而是不可避免的经历。我从每家公司,每个行业,每一群同事身上,都领略到了以前从未涉猎的一些新见识、新知识和新思维,这些都不是当时那几千月薪能够完全衡量的。

过往的每一份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过往的每一份行业思维,也影响着今后的我。

因此,我的体会是——只要你从事的是正当行业,那么多多少少,只要你足够用心,能够灵活转变视角,那么每一份工作都能让你获得新的成长。

从工作到生活,其实没什么不同 第2张

在这个工种高度细分的时代,选择一份工作,实质上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作的深远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比如,自媒体干久了,面对生活里发生的事,很多博主第一反应则是“这能不能成为一期素材?”,甚至下一秒标题都想好了。比如,如果你从事金融行业,那么潜意识里,你和别人打交道,你做一个新选择,收益比是你挥之不去的衡量标准……你是不是觉得,这也太教条了吧,怎么可能就是这样呢。但事实是,这并不是玩笑,当你干一份工作时间足够长之后,这份工作就是会驯化你,无论你是否愿意,也不管你是否有察觉。

因此,你还觉得,工作敢随随便便凑合吗?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大于工作。但工作呈现出来的一些特征,生活也不例外。

很简单的一个事实——如今这个时代,如果你想把生活过得精彩,想和家人、朋友处理好关系,那么你依然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与时俱进,持续进步。

从工作到生活,其实没什么不同 第3张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要反驳托尔斯泰,也许从表面看的确如你所说,但究其本质,这句话就得反过来,即“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花样,不幸的家庭则是相似的”。

那么问题来了,“不幸的家庭相似在哪”?

据我这些年的观察,我认为不幸的家庭,其共性便是——固步自封,圈地自萌,唯我独尊。

还拿二十年前的那一套东西吗?

我甚至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学习之旅,就是来感知、体验、感悟和创作。

如果你能认识到“学习”之于人生的深邃意义,那么你就会自然而然懂得“虚心”。

因为你看待周遭和世界的眼光不一样了,你会清楚地看到,你身边的那些普通人,也许许多方面比不上你,但每个人身上,仍然至少有一样是比你更强的。

每个人都有发光点,那么这就是你需要虚心学习的理由。

小时候我成绩总是第一,于是我骄傲不已,但如今我深刻明白,孔夫子的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多么智慧。我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青春期,自尊很敏感,那时候我的成绩仍能保持第一,但并不是所有的题都会做。有一天,终于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我苦苦思索无法解决之后,我不得不去主动请教班里成绩第二好的那位同学,她是位很温柔的女生,而我当时的姿态是,拿着课本走到人家课桌前,把书往桌子上一扔,说了句“第二题”……人家姑娘大人不记小人过,仍然很和蔼地给我耐心讲解完。我拿起书就又转身走了——但其实,彼时我心里已经泛起愧疚,但碍于骄傲的第一名的自尊,还是跟头驴一样倔着走了。但之后第二次,我就懂礼貌了许多。

从工作到生活,其实没什么不同 第4张

只有弱者,才会像刺猬一样,对外那么敏感和充满攻击性,但凡别人给他提点意见,他就会像刺猬一样全身紧张,伸出自己的刺去扎向对方。但问题是,至于吗?所以我想问,生活里那些跟人讲话总是生硬冷噌的人,总是充满言语暴力的人,至于吗?

所以,你不得不承认,温柔,其实是一种力量。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人,自尊心不需要依附于外界的人,才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外界谈话。因为他压根不惧怕受伤,因为他对自己足够自信,接得住你嘴里扔来的各种语言飞镖,他也不会有求于你,不需要你的肯定与夸赞去供养孱弱的自尊。

当然你也知道,越是敏感的弱者,越把自己裹起来的人,更习惯对别人的意见油盐不进,长此以往,这样的人,就会形成严重的认知受限,最后结果不是疯了,就是傻了——因为他固步自封原地踏步,而周围的世界已经进步到他无法适应和分辨的程度。他会觉得,别人那些不符合他的看法的观点和行为,都是煞笔,他满眼看出去,周围人都是浑身缺点。于是他继续坚信自己的价值观,继续包裹起自己身上的刺。

越脆弱,越骄傲。

越强大,越虚心。

如果我们以此从时间线上来审视人生,就会得到新的结论。

25岁是一个界限。因为25岁左右,一个人的价值观基本成型。

另一层面,25岁以后,很多人其实就已经老了,只是等到七八十岁才死掉埋掉。

为什么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25岁以后,相当多人对自己的既有价值观无限笃定,人很容易将外界的各种好的坏的声音,都视为威胁。因此,相当多人选择闭关锁国。这也许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但也的确,让无数25岁以后的漫长人生,失去了改变的机会。

所以我认为,你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如果他们发生了一些改变,其实也不是你的引导的功劳,而是他们自己决定改变自己了而已。

性格决定命运,便是如此。命是自己选的,选择逻辑是自己养成的价值观。运,指的是运气,但运气你能不能接得住,取决于你积累的价值观功力如何,所以,这一切,都是很公平的。

25岁以后,就不要抱怨原生家庭和环境了。从18岁觉醒意识到原生家庭,到25岁之间这7年,足够你对此有一定的认识,甚至是达成和解。

25岁以后,命要自己挣。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无论是工作,还是情感,抑或是整个生活。

九七分享吧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QQ2387153712删除,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者还不错的请给小编点个小赞(◠‿◠),小编每天整理文章不容易(ಥ_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九七分享吧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苹果 iOS/iPadOS 15.4.1 正式版发布

哎呦,被盗哦!周杰伦无聊猿NFT疑被钓鱼,价值超300万

“蔚小理”一季度成绩单:小鹏理想均跨过三万辆门槛,蔚来垫底

最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今天凌晨公布了!

手机行业不景气了?国产厂商大砍单:1.7亿订单取消

快手或将受益于互联网监管

我国实现首例V频段低轨卫星测控

北京外卖封签上线首日调查:1个封签约2分钱,已大面积推广

iPhone更换微信图标教程,安卓:不就是换个主题?

豆瓣关闭私密小组,壮士断腕为时未晚

台积电将5nm产量提高到15万片/月

京东增持京东物流 为了挽救股价还是应对激烈竞争?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